企业动态
小料优选 | 建材领域的抗菌防霉小能手申请出战!
来源:中国建材总院 发布时间:2024-12-02什么是抗菌建筑材料?
抗菌建材是一种可以抑制细菌、霉菌、真菌等微生物生长的建筑材料。
抗菌建材原理:通过表面或内部的抗菌剂释放,可以破坏微生物的细胞结构或代谢途径,从而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
常见的抗菌建材包括:抗菌涂料、抗菌地板、抗菌瓷砖、抗菌玻璃等。这些材料通常在制造过程中加入抗菌材料(抗菌成分),以实现抑制微生物生长的效果。
第一类
天然抗菌材料
包括从动物中提取的甲壳质、壳聚糖和昆虫抗菌性蛋白质等,来源有限,售价高,在工业品上应用少。
第二类
有机抗菌防霉材料
主要有季铵盐类、季鏻盐类、双胍类、醇类、酚类、有机金属、吡啶类、咪唑类等,有机抗菌材料最大的优势是抗菌时效性好,但存在毒性大、持久性差等问题。
第三类
无机抗菌防霉材料
主要有氧化物光催化型、金属离子/金属氧化物型、石墨烯类等新型无机抗菌材料,具有抗菌广谱、长效、不产生耐药性、耐热等优点。目前含金属离子型的无机抗菌材料应用较广,主要的抗菌金属离子为银、铜、锌,载银抗菌剂研究和应用最多。
中国建材总院开发的玻璃载银无机抗菌材料,以不定形玻璃态(不定形态)为载体架构,以Ag+、Zn2+为抗菌功能成分,将其作为网络中间体嵌入无定型网架结构中,通过比例和工艺调整,研发系列无机抗菌剂产品。实现有效成分的溶解缓释可控、长效、抑制变色、耐1200℃高温等优点,目前成功应用于抗菌陶瓷制品中,为多家企业提供产品与技术服务。
总院开发的玻璃载银无机抗菌材料制备流程
优点:抗菌建材可以有效地减少细菌、霉菌等微生物在建筑表面的滋生,有助于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提升室内环境的卫生水平。
适用场景:抗菌建材广泛应用于医疗机构、实验室、食品加工厂、公共场所、家庭等需要高卫生标准的场所。
注意事项:使用抗菌建材时,需注意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遵循正确的使用说明,定期进行清洁和维护,以保持抗菌效果。
可持续性:一些抗菌建材采用可持续的生产工艺和材料,有助于减少环境负担,符合可持续建筑的理念。
总体来说,抗菌建材在提升室内卫生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维护室内环境健康方面举足轻重。
建筑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危害
在建筑室内环境中,细菌、霉菌、病毒无处不在。细菌霉菌等微生物的污染对室内空气品质、人体健康、建筑、围护结构的危害都极大。
在居室环境中,霉菌常被发现在卫生间、厨房的角落和房间的阴暗面,霉菌大小一般在3—10μm范围,霉菌孢子会漂浮在空气中,甚至弥漫到整个室内空间。当霉菌的孢子黏附在温度和湿度都适合的部位,就会迅速繁殖和蔓延。抗菌防霉建筑材料是改善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
抗菌防霉材料及建材制品开发
中国建材总院自1992年开始从事抗菌净化环境材料研究,先后完成了多项环境功能材料及建材领域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获得国家发明奖1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4项。
依托“十一五”科技支持计划“建筑室内防止生物污染绿色健康材料研发”、“十二五”科技支持计划“建筑室内健康型建材技术及产品研发”、“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净化功能装饰装修制品研发与应用技术研究”等多项国家级课题。
先后研究开发了无机银系抗菌材料、有机无机复合抗菌防霉材料、矿物负载植物型抗菌材料、以及抗菌涂料等多类材料及制品,多家企业根据中国建材总院的抗菌防霉基础配方技术建立各自的产品体系,带动了整个行业的进步。
抗菌防霉抗病毒建材
评价技术及标准体系建立
在抗菌防霉评价技术研究方面,中国建材总院建立了首个抗菌防霉实验室,制定了多项抗菌防霉建材的国家/行业标准,包括GB/T 21866《抗菌涂料(漆膜)抗菌性测定法和抗菌效果》、HG/T 3950《抗菌涂料》、JC/T 2039《抗菌防霉木质板》、JC/T897《抗菌陶瓷制品抗菌性能》等,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
后疫情时代,建筑材料的功能又有了新的需求,抗病毒功能建材成为人们研究和关注重点,为更好地引领行业发展,目前针对HG/T 3950、JC/T 2039、JC/T 897三项标准在开展修订工作,主要增加抗病毒性能评价方法与抗病毒指标、修订抗菌防霉性能指标要求等内容。
抗菌防霉建材产品情况与愿景
根据中国建材总院正在进行的这些抗菌防霉建材的实验验证情况,产品抗菌性能合格率基本可以达到90%以上,整体情况较好,大家可以放心选购。
对于环境功能建材技术的研究,中国建材总院始终站在技术的最前沿,致力于为行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为社会创造健康、安全的室内环境。
业务咨询
刘蕊蕊 15120081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