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动态
中国建材总院承担国家“十一五”支撑项目“高性能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关键技术”课题通过验收
来源:CNBM 发布时间:2010-01-05 2009年12月28日,中国建材总院承担的国家“十一五”支撑项目“高性能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关键技术”课题顺利通过了中国建材集团公司组织的验收。项目验收专家组由长安大学王秉纲教授、中国建材联合会徐永模教授分别担任组长和副组长,专家组包括清华大学阎培渝教授、武汉大学何真教授、北京建工学院侯云芬教授、北京工业大学崔素萍教授、民航总局规划处禄建恒教授、机械研究总院顾素琴总经济师、中国硅酸盐学会李长青高级经济师等行业和财务专家。验收会由总院科技发展部颜碧兰部长主持。
验收会上,总院副院长马眷荣教授向各位专家介绍了本课题的整体完成情况。课题负责人王玲教授对整个课题进行了全面汇报。该课题结合路用混凝土的特点和要求,研究开发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新材料,形成了钢渣矿渣水泥混凝土、防滑降噪柔韧型水泥混凝土、轻集料混凝土桥面铺装等绿色高性能水泥混凝土路面关键技术,并在以下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一是建立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摩擦、噪声评价系统;二是所研发的界面改性剂提高了橡胶微粒与水泥浆体的界面粘结强度,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橡胶微粒混凝土材料应用技术;三是研发了高强高韧性轻集料混凝土并应用于钢箱梁桥面铺装,延长了使用寿命;四是综合利用工业废渣、废旧轮胎和纤维增强材料,显著提高路面混凝土的抗弯拉强度和使用性能。
针对课题负责人的汇报,行业专家提出了“课题研究成果为工程结构设计提供什么样的参数”、“镁质膨胀剂应用于道路的考虑”及“利用高温对钢渣进行改性的评价”等问题,王玲教授都进行了详细回答。专家组认为:在项目经费少、参加单位多的条件下,该课题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超额完成了研究任务,一致同意课题通过验收。并对课题今后的鉴定工作,提出了“突出强项,做好成果精炼”等建议。
作为“高性能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关键技术”课题的承担单位,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组织了武汉理工大学、长安大学、江苏省建科院等19家科研、生产和应用单位开展联合研究。课题研究起止时间是2006.11-2009.12,课题研究开发了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新型混凝土养护剂、复合引气剂、复合钢渣粉、镁质膨胀剂等水泥混凝土路面新材料,形成了绿色高性能水泥混凝土路面关键技术,解决了在重载交通条件下路面破损较快的问题。利用橡胶微粉混凝土和表面刻槽制作防滑降噪柔韧型水泥混凝土路面,解决水泥混凝土路面防滑、降噪等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问题。研发的高强、高韧、高耐久轻集料混凝土技术用于钢箱梁桥面铺装,解决轻集料混凝土铺装层材料与钢桥面协同变形的难题。三年的研究中共有163人参与课题研究,其中取得博士学位8人,取得硕士学位20人;发表科技论文126篇,出版科技著作3部;申请国家专利26项,研制技术标准6项。课题的研究成果已经应用到23项实际工程中,将路面混凝土的抗弯拉强度提高到7-8MPa,寿命延长到30年。课题研发的新产品和新技术等成果可以推广到铁路、公路和机场等混凝土施工中使用。
2006年立项以来,“高性能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关键技术”课题在王玲教授与赵顺增教授的精心策划与组织下,根据各承担单位的研究基础进行分工,注重研究成果的交互式共享与沟通,并充分利用各单位的资源,确保了研究成果在新产品的转化和示范工程中的应用。最终该课题保质保量地完成了研究任务,为总院交上了一份圆满的答卷。